原标题:超4成日本年轻女性不结婚不恋爱 这一比例还在继续攀升11月22日,在日本被称为“恩爱夫妻日”,然而就日本政府的人口调查显示,日本(18-39)岁女性中不结婚,不恋爱的比例近20年间不断攀升,目前这一比例已经突破4成。并且,低收入,没有正式工作的人群中不婚恋的比例相对较高。 在一定程度上,这种现象可能并非日本女性独有,全世界范围内的女性,应该都有这样的趋势。要知道,就传统的“婚恋观”来讲,婚恋所承载的责任,可能远远多于“两个当事者”想要的“小确幸”。所以,与其说是婚恋成就两个人的幸福,不如说是两个人通过婚恋秩序弥合既定的观念。 当然,在很长一段时期,女性之所以要进入婚恋体系,就在于婚恋秩序是女性生存进阶的手段。这导致,如果我们不去深究婚恋的深层次机理,很容易认为婚恋是天然存在的秩序,也就是女性进入婚恋体系是必须的,不进入婚恋体系反而会被认为是“异类”。 目前来讲,这样的婚恋观虽然已经越来越显得老旧,但是在很多国家中,依然属于主流婚恋观。只是,随着经济的发展,人文的进化,婚恋观也会伴随着社会主流个体价值理念的变化而变化。所以,就“不结婚不恋爱”的女性来讲,可能并非是简单的“恐婚症”能诠释。 坦白讲,无论是任何形态下的社会,给予女性的发展空间都是相对逼仄的,尤其就婚恋秩序来讲,女性所要承受的责任会远远高于男性。很多职场女性,但凡结婚生子后,都会相对疏离工作,因为在家庭生活和个人前途之间,只能选择前者。要不然,就会大概率成为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。 当然,这里有人会强调男性结婚的高成本,认为男性要承担买房等家庭重资产的构建。但我们清楚的是,之所以出现这种“男性承担”,更多在于“交换逻辑”的存在,也就是男性通过女性实现生育上的价值,总之这是一套严密的交换框架,即便总是把爱情和幸福挂在明面,也是不会被抹去的基本印记。